城 市 异 想 计 划
用艺术实现对城市的异想
Public Art
客户:华侨城集团
           项目:OCT凤凰花嘉年华 

城市的繁荣会放大人类的优势,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创新、吸引人才、鼓励交流,进而促进社会与文明的进化。
——爱德华·格莱泽《城市的胜利》

我们在公共空间中公开邀请多个创意人&机构加入一个面向未来、无拘无束的城市异想计划。
通过与空间、城市、人群之间交流,用艺术的方式激发公众一起对城市的想象和奇异构建。
让人们身处城市空间中得到更多有趣的体验,让平日平凡无奇的城市空间变得更奇妙。

城市异想计划
用艺术实现对城市的异想
Public Art
我们在公共空间中公开邀请多个创意人&机构加入一个面向未来、无拘无束的城市异想计划。通过与空间、城市、人群之间交流,用艺术的方式激发公众一起对城市的想象和奇异构建。
让人们身处城市空间中得到更多有趣的体验,让平日平凡无奇的城市空间变得更奇妙。

《歇脚云》
艺术家:张凯琴
通过作品希望用人工的力量向自然致敬,探索水的不同形态,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人为控制。
为夏日炎炎中的嘉年华带来一丝清凉和水润。空间中作品作为“兴奋点”希望以克制的态度和形态融入整体环境。
除了必要的活动临时设施,主要的空间应该留给人的活动、集会、休闲。

《歇脚云》
艺术家:张凯琴
通过作品希望用人工的力量向自然致敬,探索水的不同形态,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人为控制。
为夏日炎炎中的嘉年华带来一丝清凉和水润。空间中作品作为“兴奋点”希望以克制的态度和形态融入整体环境。
除了必要的活动临时设施,主要的空间应该留给人的活动、集会、休闲。

MEWM9908_Jfoto9948_20190512_1852675262
云1743
《雨林,羽林,语林》
艺术家:张齐努
《雨林,羽林,语林》计划,当我们在峡谷一端喊山,峡谷会回荡着悠远的回声,语言的继承和延续也需要回声,
当世上只有几种语言,它便进入消亡的倒计时,只有更多人的回应,语言才会生生不息。
《回声》装置模拟了峡谷的形势,以艺术的角度观注到了这一社会现实,唤起我们对方言的关注,树立自身语言的自信。装置会有互动感应,人通过此装置会感应发声,各种鸟鸣。

《雨林,羽林,语林》
艺术家:张齐努
《雨林,羽林,语林》计划,当我们在峡谷一端喊山,峡谷会回荡着悠远的回声,语言的继承和延续也需要回声,当世上只有几种语言,它便进入消亡的倒计时,只有更多人的回应,语言才会生生不息。
《回声》装置模拟了峡谷的形势,以艺术的角度观注到了这一社会现实,唤起我们对方言的关注,树立自身语言的自信。装置会有互动感应,人通过此装置会感应发声,各种鸟鸣。
7M1A7653_Jfoto7381_20190504_1852711342
《在城市的中心遇见你》
艺术家:刘小青
装置《在城市的中心遇见你》灵感来自于小时候的时光。
这一片树林地形风貌有如原乡的盛夏,那浩瀚的星空下灵动的光点在草坪中漂浮。
装置以弧形连接形成天穹慢慢展开,圆桶中泛出的光影恰如萤火虫飞舞的森林秘境。
“雾柳暗时云度月,露荷翻处水流萤”我们在追逐萤火虫的光的同时更是开启一扇窗,
试图打开人与城市之间的壁垒,共享自然与价值共生。
《在城市的中心遇见你》
艺术家:刘小青
装置《在城市的中心遇见你》灵感来自于小时候的时光。这一片树林地形风貌有如原乡的盛夏,那浩瀚的星空下灵动的光点在草坪中漂浮。
装置以弧形连接形成天穹慢慢展开,圆桶中泛出的光影恰如萤火虫飞舞的森林秘境。“雾柳暗时云度月,露荷翻处水流萤”我们在追逐萤火虫的光的同时更是开启一扇窗,试图打开人与城市之间的壁垒,共享自然与价值共生。
MEWM9061_Jfoto9948_20190511_1852688814
ERI_2347
《距离》
艺术家:姚明峰
作品《距离》将一张印有天空图案的巨型地毯放置在草地中,观者可以进入作品体验和感受这片“城市中的天空”,
在视觉上混淆了观者所认知的空间,同时在感官上模糊了距离

《距离》
艺术家:姚明峰
作品《距离》将一张印有天空图案的巨型地毯放置在草地中,观者可以进入作品体验和感受这片“城市中的天空”,在视觉上混淆了观者所认知的空间,同时在感官上模糊了距离
微信图片_20200910222440
《凝视》
艺术家:王叶子
360°全景凸面镜的装置——由上至下,从左至右都安置着凸面镜——从每一个角度都能欣赏到更广阔的视野。
不同形状,不同大小的镜面,让观者看到更有趣的城市风景。
《凝视》
艺术家:王叶子
360°全景凸面镜的装置——由上至下,从左至右都安置着凸面镜——从每一个角度都能欣赏到更广阔的视野。不同形状,不同大小的镜面,让观者看到更有趣的城市风景。
微信图片_20200910222457
《树影、仙坡、异乡》
艺术家:朱湘
仙坡乡是某次在乡野间行走发现的古村落。艺术家设想虚构的文本以一位在村落游荡的“幽灵”去讲述。
最后从城中村的建筑废料堆找了上百块的碎片,将文本书写在碎片上。
《树影、仙坡、异乡》
艺术家:朱湘
仙坡乡是某次在乡野间行走发现的古村落。艺术家设想虚构的文本以一位在村落游荡的“幽灵”去讲述。最后从城中村的建筑废料堆找了上百块的碎片,将文本书写在碎片上。
5X2A0984
《微风吹过,泛起层层涟漪》
新锐艺术机构:不是羊群
邀请所有人亲自体验,或坐于柔软的圆环形状的“波浪”之上,或随意推动内置响铃的“水滴”圆球,打破边界,
只要你开始行动,成为“微风”,就能营造独属于你的涟漪。在遭遇全球性的隔离之后,
我们期望在这里相遇的陌生人通过体验,打破距离,相互交流,一起嬉戏,重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联性,
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,思考边界与行动的意义。
《微风吹过,泛起层层涟漪》
新锐艺术机构:不是羊群
邀请所有人亲自体验,或坐于柔软的圆环形状的“波浪”之上,或随意推动内置响铃的“水滴”圆球,打破边界,只要你开始行动,成为“微风”,就能营造独属于你的涟漪。在遭遇全球性的隔离之后,我们期望在这里相遇的陌生人通过体验,打破距离,相互交流,一起嬉戏,重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联性,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,思考边界与行动的意义。
5X2A0852
《城市桃花园》
儿童建筑机构:童筑文
到自然中构建一片“城市桃花源”,儿童建筑机构童筑文化将带领孩子们一起搭建“框架丛林”,在这座丛林里有休憩的凉亭、座椅和游玩设施。激发孩子们构思奇妙的草地装置,培养手、心、脑的协调能力,让儿童感知自然、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,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,通过材料和身体尺度的感受,更全面的了解建筑知识,
“城市桃花源”装置最终的作品将以展览形式展出。
《城市桃花园》
儿童建筑机构:童筑文化
到自然中构建一片“城市桃花源”,儿童建筑机构童筑文化将带领孩子们一起搭建“框架丛林”,在这座丛林里有休憩的凉亭、座椅和游玩设施。激发孩子们构思奇妙的草地装置,培养手、心、脑的协调能力,让儿童感知自然、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,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,通过材料和身体尺度的感受,更全面的了解建筑知识。
“城市桃花源”装置最终的作品将以展览形式展出。
5X2A0793
5X2A1064